佛教的袈裟为什么没有一件是用完整布料做成的?
2025-03-06 09:12历史文化
同佛教接触过的人都会意外地发现,佛教中没有一件袈裟是用完整的布料做成的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他们为什么不穿华贵的服饰呢?难道他们不爱美吗?要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,我们就不能不了解一些佛教的审美观和价值观。应该说,爱美之心,人皆有之。这一点,佛教也不例外。不过,佛教所理解的美同社会上所流行的美的观念有着本质的差别。在佛教看来,人都是爱美的,但世俗社会所追求的美往往只是外在的美,缺乏永恒的意义。比如,上海流行的新发型或服装也许在上海人眼中是美的,是充满魅力的,但到了欧洲人那里,也许它就是不美的。另外,同样是这个流行的发型或服装,同样是在上海,即使今天的上海人都认为它是美的,但是明天又怎么样呢?很可能,到了明天,人们都统统把它抛弃了!为什么?因为明天的上海人也许都认为它太土了,一点也不美?从这个角度说,流行的东西,时髦的东西,即使它再美,也通常只是美在一时,很快就会失去人们的青睐。这种对美的喜新厌旧和朝三暮四,在佛教看来,都是人们心态作用的结果,未必同美本身有太多的必然联系。从这个角度说,佛教认为,追求外在的所谓的美对于人的幸福与快乐来说并不一定有什么益处,相反,倒是会导致更多的问题和麻烦。因此,佛教不主张把人生的注意力放在这些外在的所谓的美上面。当然,佛教不主张对外在的美进行追求并不等于佛教反对美,恰恰相反,佛教对美的追求要比世俗社会更为执着。这种执着表现在两个方面:其一,外在的庄严美追求;其二,内在的境界美追求。其中,佛教的外在庄严美追求主要表现在和谐、朴素、端庄的整体感觉上。这表现在服饰上,主要是三衣。佛教所谓的三衣,指的是三种袈裟。第一种袈裟,佛教称之为“僧伽黎”,用九条乃至二十五条布制成,是比丘托钵乞食或应召入宫等重大活动时所披之袈裟。在中国,由于乞食的习惯已经不复存在,因此,这种袈裟往往只是用于重大的佛事活动。其具体样式,《西游记》中唐僧所披之袈裟正是这一种。第二种袈裟,佛教称之为“郁多罗僧”,是比丘平时参加佛事活动时所披之袈裟。这种袈裟,由于它由七条布制成,因而,佛教俗称为“七衣”。在中国佛教寺院中,人们平时见到的袈裟基本上都是这一种。第三种袈裟,佛教称之为“安陀会”,是出家人的内衣,是出家人日常劳作、生活和睡眠时所披之袈裟。这种袈裟,由于它由五条布制成,因而,佛教俗称为“五衣”。在佛教,所有的袈裟都是披的,因为它们虽然由许多条布块制成,但它们的样式都还是一块布,一块由许多布块制成的更大的平面布,既无领袖,又无口袋,更无我们所用的扣子。这三种衣是佛教最基本的服饰,皆按佛教的传统以不正之色染成。佛教这样做,是为了同世俗爱慕鲜艳的颜色相区别,有助于降低人们的欲望,从而减少佛教修道的障碍。佛教中的其它衣服虽然不是佛制,同世俗的服饰也差不多,但它们都是在继承三衣基本精神的基础上进行的发挥,同世俗的服饰依然有所不同。内在的境界美追求,这是佛教的特色所在。这种追求,我们可以一心三原则来概括。所谓一心,就是一心于佛道,心不旁鹜;所谓三原则,就是保持一心的三种原则,同时具备。这三原则是:第一,时刻要行为端正;第二,时刻要正心诚意;第三,时刻要防止过失。佛教认为,只有面对种种诱惑时一心不乱的人才能获得究竟解脱的道果,世间的一切名闻利养都是过眼烟云--不足为虑。在这种厌离世俗,向往解脱的追求中,社会上的华贵服饰在佛教内是没有市场的,佛教只对解脱之后的永恒之美感兴趣,佛教不在乎什么世俗的美。了解了这些,那么,佛教的法衣从不用完整的布料制作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。
打赏
点赞
发表
更多评论
通灵人看黄延秋事件 佛教解释黄延秋事件
通灵人看黄延秋事件 佛教解释黄延秋事件其实很多的人是相信有外星人的,但是很少会有人相信一些鬼怪之说的,因为即便..
2025-08-03
佛教里的汉香与藏香
从佛教创教开始,佛教的香也应运而生,佛香的原料中多以名贵香药为主要成分,早期佛教以“旃檀、沉香、乳香、安息、龙脑、丁香”等为主要原料,或配制燃烧,或制成香水浴佛、涂身,或制成香食敬佛、食用,或用以治病疗疾。随着佛教的传播,在..
2025-07-31
汉传佛教法器分类
汉传佛教法器的种类十分的繁多,而各种法器的用途、型制、大小也差异极大,因此在不同的时空因缘中,也产生了许多的变化。念珠汉传佛教法器的种类十分的繁多,而各种法器的用途、型制、大小也差异极大,因此在不同的时空因缘中,也产生了许多..
2025-07-31
佛教法器之法螺
法螺为密教常用的法器。译为商、珂贝,又称为法赢、宝螺、金刚螺、蠡、蠡贝、螺贝等。乐器之一种,在卷贝的尾端装上笛子而成。在经典中常以法螺之音悠扬深远来比喻佛陀说法之妙音,如《法华经》中说:“今佛世尊欲说大法,雨大法雨、吹大法螺..
2025-07-30
佛教法器中木鱼的来历
木鱼作为一种击打乐器,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,如在民族音乐特别是广东音乐中,木鱼还是其乐队组成中的一件重要乐器。但是,木鱼却是由佛教中转引过来的,它原是由汉传佛教创造并推广使用的法器。在佛教的典故中,关于木鱼的传说有很多;在佛教..
2025-07-30
泰国养小鬼是真的吗,佛教把小鬼当成保护神卖给信徒和游客
泰国是是一个佛教盛行的国家,这里的人们非常相信通灵事件,泰国降头术、泰国养小鬼、泰国佛牌有非常多的人相信。而今..
2025-07-22
称呼礼仪-称谓礼仪-日常、职场、佛教、古代称呼礼仪
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,在“礼”的这一块特别重视,以下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称呼礼仪,包括日常交际称呼礼仪、..
2025-07-20
佛教法器
法器又称为佛器、佛具、法具或道具。就广义而言,凡是在佛教寺院内,所有庄严佛坛,以及用于祈请、修法、供养、法会等各类佛事的器具,或是佛教徒所携带的念珠,乃至锡杖等修行用的资具,都可称之为法器。就内义而言,凡供养诸佛、庄严道场、..
2025-07-09
峨眉山佛教文物——佛家三宝
为了弘扬佛教文化,适应对外开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,满足国内外高僧大德和游人的愿望,近年来,在万年寺无梁砖殿左侧,曾设了装饰典雅的“普贤行愿楼”,通过采取特殊保护措施,将珍藏多年的“贝叶经”、“佛牙”、“御印”三件珍贵文物,对外..
2025-07-08
佛教袈裟
袈裟是佛教僧尼在特定场合下穿着的法衣。梵语音译为不正色、坏色、染色,以其色不正而称袈裟。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袈裟形制有不同,中国佛教的袈裟又与日本佛教的袈裟不同。汉传佛教的袈裟袈裟之颜色在诸律中各有异说,然大抵赞同三种坏色..
2025-07-08
佛教七宝:什么是砗磲
砗磲的本来面目 砗磲念珠佛家“七宝”之一的砗磲也叫车渠,梵名musaragalva,音译作:牟娑洛揭婆、目娑啰伽罗婆、牟呼婆羯落婆、摩娑罗伽隶、牟娑婆、谟萨罗、牟娑洛等,其意思为紫色宝、绀(为一种深青色而略带微红之颜色,俗称天青色)色宝..
2025-07-08
进入佛门之认识佛教法器
木鱼(图片来源:凤凰网华人佛教)法器是龙天耳目,大众共遵的讯号,丛林中一切行事皆依法器为准,例如晨钟暮鼓以及各种报钟、板声等。寺院中用于庄严佛坛及祈祷、修法、供养、法会等各类佛事,或佛子所携行的念珠、锡杖等修道资具,都是法器..
2025-07-08
邢窑陶瓷佛教造像
邢窑是我国白瓷发源地,它始于北朝、盛于隋唐,宋元逐渐走向衰落。邢窑中心位于今邢台市内丘县城周围。内丘唐代属邢州辖,古时窑口常以州名命名,故内丘的瓷窑场得“邢窑”之名。邢窑自被发现以来,不同时期、不同地点出土了大量的陶瓷佛教造..
2025-07-08
厦门首次举办佛教艺术展 罕见铜铸观音像亮相
“水月禅心佛教艺术专场展”8月25日起在建设大厦伯翰艺术中心举办,展出铜铸、牙雕、瓷器、寿山石雕、木化石、玉雕、翡翠等种类繁多的佛像56件。49件当代高僧的墨宝也同时展出,包括现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法师、前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..
2025-07-08
金刚杵佛教法器
金刚杵(chǔ),梵名vajra瓦支拉,藏语称“多吉”,曾音译为伐折罗、缚日啰、伐折啰、跋折啰、伐阇啰。又叫做宝杵、降魔杵等。原为古代印度之武器。由于质地坚固,能击破各种物质,故称金刚杵。在佛教密宗中,金刚杵象征着所向无敌、无坚不摧..
2025-07-08
唐代铜坐磬 解说宣宗重兴佛教之密
法会上的磬(图片来源:资料图) “磬”是我国古老的敲击体鸣乐器。坐磬为佛寺所用法器,铜质、仰钵体,口大底小而圆,根据寺院等级而定,大者口径如锅,约在30-60厘米,高不足30-60厘米。小者口径若碗,约在15-20厘米,高不足15厘米。磬体..
2025-07-07
世界音乐教育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 佛教艺术乐章奏响
8月1日,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开幕式1日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,这是被誉为“音乐教育领域奥林匹克”的世界音乐教育大会自1953年创办以来,首次在中国召开。简短的开幕式后,大型多媒体音乐舞蹈晚会《五彩丝路》在热情的掌声和欢呼声中上..
2025-06-18
佚名:佛教艺术与书法艺术
大法东来,不但造就了中华民族历代大德高僧,也开创了佛教文化在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。放眼纵观,寺院的营造,石窟的开凿,丛林的建立……,无不使佛教文化在建筑、雕塑、书法、绘画等艺术领域中独领风骚。尤其是书法艺术。佛教传入中国之始,..
2025-06-18
佛教法器大揭秘之香炉
香炉(图片来源:慧海佛教资源库)香炉,又作火炉、薰炉。烧香的器皿,以供礼拜或礼佛、菩萨之用。大体分为方形和圆形,有三足、四足或无足之别。二层的香炉又称“火舍香炉”一般用铜、铁等金属铸成,亦有用瓷土烧成,或用玉石雕成。有的香炉上..
2025-06-18
法门寺秘色瓷的佛教美学
法门寺秘色瓷盘 法门寺是中国佛教的一处千年圣迹。1987年4月3日,法门寺因修建半壁坍塌的明代真身砖塔,考古工作者在塔基下意外发现了唐代真身宝塔地宫。在这批发掘出土的唐代珍贵文物中,共有13件(另有一件未记载)唐代越窑青瓷。在同时出..
2025-06-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