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17年7月5日这一天,北京城外的卢沟桥,有两支军队交上了火,一方,是段祺瑞的“讨逆军”,一方是张勋的“辫子军”。
最后,张勋的“辫子军”大败,12天的“张勋复辟”落下帷幕,就如一个跳梁小丑,蹦跶了一下,还没溅起一点浪花,就没了。
那么,这个事件的罪魁祸首张勋,闯了大祸,仿佛人间消失一样,那他结局又是怎样的呢?
张勋一生好色,纳了10个小妾,但他对“正室”始终客客气气的,因为那是他落魄时的发妻,她叫曹琴,与张勋共过患难。张勋也对她言听计从。
但是,唯独复辟这件事,张勋与妻子产生了分歧。
当时张勋发动复辟时,整天与人密谋,而曹琴每天反复劝导他,这事千万做不得。
最后,反被好几次训斥。见劝服丈夫无望,曹琴做了这么一件事:她派了自己一个最靠得住的侄子,拿上30万两银票,去广州拜会了孙中山,表示这钱是送给他支持革命用的。明显,这是为张勋留下后路。
复辟失败后,北洋军阀并没对张勋怎样,说白了,都知道他是个愚忠之人,只是对他的住所监视。
直到1918年,冯国璋成为代理总统后,才赦免了张勋,从此他恢复了自由身,不问政事。
恢复了自由身,生活来源怎么办?这里又不得不提他的老婆---曹琴。
曹琴很有经商头脑,把张勋的积蓄用来投资,做得那个风生水起。晚年生活在天津,其名下产业涉及多个产业,电影、金店、工厂、银行等70多家,资产多达5000多万。
府邸仆从多达上百人,每天张勋的花销用处,无不精致奢华。张勋喜欢看戏,每年的三节两寿,张府都会搭台唱戏,来访客人络绎不绝。
1922年,张勋七十大寿(提前祝寿),京剧届的名角,如梅兰芳、杨小楼等,在80多岁的京剧届老前辈孙菊仙的带领下,前来天津张府给张勋祝寿。光是孙菊仙的出场费,张勋就甩出600大洋。
把孙老感动得老泪纵横:“懂戏者,张大帅也!知音者,张大帅也。”
1923年9月,张勋因病在天津去世,享年69岁。末代皇帝溥仪赐谥“忠武”。
很有意思的是,张勋逝世时,军政界高官、社会名流都为他致电哀悼,什么祭文、挽联和花圈数不胜数。
黎元洪、段祺瑞、冯国璋、张作霖。都对他的“忠”大加赞美。
光是张勋的出葬费,就高达10万大洋,灵柩送回老家江西奉新安葬时,无数江西的父老乡亲前来相送,成了当地的一大轰动。
至死至终,张勋都是带着自己一根辫子下葬的!
展开全文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